第一章 惊吓袁夏一口气请了两个月的假。其实她和老板提的是离职,
彻底逃离这个让她内耗焦虑的职业,老板不同意,说可以给她时间再好好调整,
“我知道我给你的压力不小,但是你很适合做这行,别这么冲动。”,
想离职但又还没做好接下来的打算的她也就答应再想想,
她的职业规划一直都是在一片迷雾中,从未清晰。 当袁夏拖着行李箱站在古镇民宿门口,
手机连震了两次,是老板发的消息:“古镇环境还不错吧,好好放松。”,
“别忘了我跟你说的,打造个人IP的项目,你在那也找找灵感,等你的策划方案,
争取能出个爆款。”放松?这哪是休假,只是变相的外勤工作!托这位工作狂老板的福,
休假的好心情烟消云散,焦虑却更加清晰。 办理好入住,把行李扔在民宿房间,
袁夏才感到胃里一阵空洞。窗外的天空染成了灰蓝色,古镇巷子的灯笼骤然亮起。
她随着零星的人流走到主街找了家看着热闹的餐馆,点了招牌菜。
味道却和平日吃的预制菜差不多,心里便更加失落:“又是一个商业化的古镇”,
对这次的假期,甚至对自己的未来都添了一分迷茫。 天色已暗,舟车劳顿一天了有些累,
她凭着记忆拐进岔路想直接回民宿,走了一段,在一片相似的白墙黛瓦里迷路了,
打开手机导航软件反复提示左拐右拐,却是一直在绕圈,然后就一直显示已到达目的地。
袁夏只能关掉导航,捏着手机四处张望,周边一个人也没有,她再往前走了一段,
看见了一家没招牌的店,老木门半开着,应该是个开放的公共空间,
袁夏想着进去找个人进去问问路。 走进店里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露天小庭院,青石板铺地,
缝隙里长着绒绒的青苔,院子角落堆着一些原木,
院子尽头是一扇完全敞开的、通向主屋的雕花木门,暖光灯让室内的光线有些许昏暗。
她下意识地放轻脚步穿过庭园,迈过那扇敞开的门。
这是一个挑高很高的老宅厅堂改造的空间,极其宽敞,巨大的木料或立或靠,
显得杂乱而有生命力,唯一的光源是中间一盏很大的暖黄色复古台灯。
她的目光很快被屋内中心那张巨大的工作台吸引,台上工具琳琅满目,
好几种不同规格的凿子、刻刀以不同的方向散放着,闪着寒光。
桌边摊开着一本厚重的素描本,本子上沾染着几处暗红色的污渍,
在昏黄的灯光下颜色像极了凝固的血渍,这让袁夏瞬间屏住了呼吸,她有轻微的近视和散光,
打算凑近看看,试图分辨那到底是什么 ,“是血吗?不会吧......” 就在这时,
一个身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她身后的门框处,高大的影子被灯光拉得老长,也将她笼罩其中。
袁夏吓得浑身一颤,猛地转身,心脏狂跳:“啊!谁?”,对方语气平静,
却带着一种质问:“这里不对外开放”。
袁夏被他的冷静和压迫感弄得更加慌乱:“对、对不起!
门没锁......我以为是公共空间”,她的眼神不自觉地瞄像那本素描,
对方捕捉到了她这个细微的眼神,向前逼近一步,问:“你在找什么?”在他逼近的瞬间,
自我保护的本能让她下意识地伸手抓了一把刻刀的刀柄,正想向对方表示她现在就走,
对方眼神骤然一冷,语气更沉:“放下,不要动我的东西。”此刻,袁夏的精神紧绷到极点,
“当啷”一声把刻刀丢下,羞愤地说:“对不起!”已经不记得要问路,从他身侧夺路而逃。
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,对方有些疑惑,我有这么吓人?转头拿起桌上的素描本,
顺便抖落上面暗红的木屑。 袁夏从那出来,往前就发现了她住的民宿,就在隔壁。
她回到房间,手机丢在沙发上,人瘫坐在地毯上,呼吸仍未平复,一股燥热,
一半是后怕一半是羞愤,满脑子是刚刚对方带着讽刺的语调。 等洗完澡躺在床上,
袁夏拿出手机和闺蜜说了今晚迷路的遭遇,她回忆了下在昏暗中看不清轮廓却分明的下颌线,
最后她说好像挺帅的,“长什么样”,“没太看清,吓都吓死了”,“。
”闺蜜无语紧接着发了个小女孩翻白眼的表清包:嗐!男人的帅气全凭女人的想象力。
手机息屏,房间陷入完全的黑暗,袁夏睁大了眼睛盯着天花板,焦虑好似这黑夜将她包裹,
脑海浮现老板说她很适合数字媒体行业的话,她自己却不知道适合在哪呢?
每天围着数据和流量转,每次写策划案都觉得自己像个骗子,
那些“引爆全网”、“打造爆款”的豪言壮语,她自己都不信,
只是熟练地组装一些流行词汇,至于这些意味着什么她一无所知,她也不关心。她工作努力,
但是她的努力好像洒进海里的水,瞬间就消失了。
看着社交媒体上那些专注在自己的事业上闪闪发光的人,她觉得羡慕,
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,感觉什么都还行,又感觉什么都不够好,
自己好像在大学毕业后就被丢下了,却连该往哪个方向追都不知道。
第二章 搭讪袁夏在古镇漫无目的地晃荡了三天了,倍感无聊,
甚至有点想直接结束休假回家,但就这么回去又有点不甘心。第四天,
她睡到日晒三竿才起床,洗漱后,妆也不画了,随意挽起长发,套了件素色连衣长裙,
随手又抓了件长款开衫,准备出去觅食。 民宿一楼的公共区域兼做茶馆,
空气中飘着老普洱醇厚的香气。老板娘正坐在一张茶海前,与人对饮。
老板娘是古镇的文化站站长,为人热情,袁夏刚来几天,和她虽然没碰上几面,
但是每次见到都得拉着她闲聊,袁夏纯纯的i人,本想悄悄地溜出去,
却被老板娘眼尖地看见,热情招手:“小夏,来得正好,快来尝尝我这刚得的茶。
” 她裹了裹身上的外套,硬着头皮走过去。与老板娘对饮的人背对着她,
她在老板狼身侧落座,只盼着寒暄几句就走,老板娘笑容满面地向介绍:“小夏,这是苏沉,
我们的邻居,也是我们镇非遗木雕传承人,小苏,这是我店里的客人袁夏”。 邻居?
袁夏反应过来,应该就是刚来那天晚上遇见的那位,苏沉抬眼看她:“你好”,
他抬眼的瞬间,目光与她相撞,空气好似凝滞了一秒,某种心照不宣的尴尬迅速弥漫开。
“你好”,看着对面的俊脸,袁夏不合时宜地冒出一个念头:闺蜜,
有时候女人的想象是合理的。 老板娘给她倒了杯茶,又给苏沉添了茶:“唉,小苏,
也是好久没看你了,怎么都不多出来走走,哎,不过我可 真羡慕你啊,
整天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在那创作,我最近可是又是忙又是愁得很。
” 对面淡淡开口:“李姐,你这民宿生意做得不是挺好,还能愁什么?” “嗐,
我这不是兼着文化站那摊事嘛,正为我们古镇非遗复审发愁呢。
古镇的非遗文化示范区称号不是永久性的,而是面临末尾淘汰制,本次复审,
如果古镇的创新传播力度依然是垫底,就只能被撤销称号了,评审要求咱们得创新传播,
吸引年轻人,我这老脑筋可真转不动,”她似自言自语,又像随口抱怨,
目光落在袁夏身上“你说现在年轻人,都爱看什么呀?是不是就爱刷那种短视频?
” 出于礼貌,袁夏随口接了句:“也不全是吧,
其实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喜欢有深度、有故事的内容了,关键是呈现方式要真诚,不能太说教。
”所谓,真诚才是必杀技。她这话一出口,老板娘眼睛一亮,立马抓住了话头:“诶呦,
听你这话就是懂行的,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?跟这个有关?”袁夏如实相告:“嗯,
我是做新媒体策划的。” “新媒体策划!”老板娘的声音立刻提高了八个度,
脸上绽开惊喜的笑容,“这可太巧了!小苏,你看,我这是遇上专业的了!
”她热切的目光在袁夏和苏沉之间来回扫视,顺势抛出请求:“我有个想法,小苏,
你是我们镇的非遗木雕传承人,小夏又是专业的新媒体策划,不如你们合作,
一起帮镇上渡过这个难关”,不等两人回应,又急切地说:“经费和报酬你们放心,
我找镇长申请。” 苏沉眉头微蹙,但没有立刻拒绝,目光落在袅袅茶烟上,似在权衡。
袁夏喝了口茶心想:老板娘,您这请求可真冒昧啊!
我们才认识几天啊...... “老板娘,谢谢你这么看得起我”她放下茶杯,
声音温和却坚定,“但是说实话,我这次来古镇,是辞职不成又被老板硬塞了个任务来的,
我现在听到‘策划’、‘流量’这些词,真的有点......PTSD了。
”她露出一丝疲惫的苦笑:“这趟出来,真的只想当个废人,安静几天,对不起啊,这个忙,
我可能心有余力不足。”她这番话说完,眼睛扫过对面男人摩挲着茶杯的细长白皙的手指,
不自觉停下视线。 老板娘听后顿感失落,但也表示理解。袁夏站起身,说准备出去走走,
袁夏刚走到门口,举着手机刷着社交媒体,想看看有没什么这边的早餐安利,
来了几天了她都没吃过早餐。这时苏沉也往门口这走,几步就在她身侧走过,
看方向应该是要回他的工作室。男人很高,袁夏一米六五的身高似乎也只到他肩膀的位置,
羊绒开衫的柔软勾勒出他坚实的肩线,看着他的背影,她一键锁屏,把手机揣回口袋,
“那个......苏沉,你知道这附近哪里有好吃的吗?”她这算和帅哥搭讪吧,
袁夏有点小小的紧张。 苏沉闻声转身看她,停顿了一下又语速平缓地开口,
“往你身后直走一百米左右,再左拐往前五十米,往里走到第三个巷口再右拐,
那里有传统小吃一条街。” “啊?哦哦,好的,谢谢”袁夏懊恼,这死嘴,
为什么要说这几个显得傻乎乎的词汇。 苏沉看着对面的女人的表情,好似迷茫又好似懊恼,
忽然想起前几天她吓得惊慌失措的脸,“我带你去吧。”说着便往袁夏身后走。
袁夏立马跟上,有点莫名的雀跃,加快了脚步,和他并行。
看着巷子两边同质化严重的网红奶茶店和特产铺子,“苏大师,”她主动找话题“说真的,
我前几天吃的那些糕点什么的,跟批发似的,而且甜的发齁,你们这好像真的没有美食,
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。”第三章 勇敢“那是你吃的不对”苏沉脚步没停,
他们穿过几条安静的小巷,在一户人家临街开的小窗洞前停下,没有招牌,
一股浓郁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。 “小苏师傅,今天怎么这么晚”窗洞里的阿婆笑着招呼,
“呦,今天还带了朋友?” 苏沉微微点头:“阿婆,今天两份。”他也有些日子没来了,
今天早餐吃得早,现在也还能吃得下。 他接过两个粗陶碗,一碗递给袁夏。
碗里是热气腾腾的豆腐脑,嫩白的豆花浇着琥珀色的酱油汁,撒了紫菜、虾皮和少许葱花,
最上面卧着一个溏心荷包蛋。 这只有一张临时摆放的小桌子和两把椅子,他们相对而坐,
苏沉用勺子划开豆花,让酱油和蛋液混合:“尝尝看,阿婆做了三十年。
”袁夏学着他的样子舀一勺送入口中,热乎乎的豆花嫩滑,
搭配上酱油的鲜香和溏心蛋的醇厚,是朴实美味,她满足的眯起眼睛,
脱口而出:“好吃到犯规!”,“同一个古镇,
食物水平的差距怎么能比人和猩猩的差距还大?
” 苏沉抬眼看了看她那张写满“真香定律”的脸,
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:"猩猩不吃豆花。只是有人吃多了批发款,对古镇有误解,
这传出去可不太好。" 袁夏被他的冷幽默击中,“哈哈,我为我之前的武断言论道歉,
您这是带我来‘拨乱反正’,堵我的嘴?那这一份豆花的说服力不太够吧?” 苏沉吃完,
拿出手机,调出一张堪比密码的“抽象派”美食地图。 “这是什么?
”袁夏看着“老王”、“甜咸”等标注,一头雾水。 “禁言套餐。”他一本正经,
“把上面这些吃完,应该就够了。” 袁夏被逗乐了,灵机一动,也掏出手机,
大大方方递到他面前,屏幕上是她自己的微信二维码。 “苏大师,你这地图太抽象了,
我怕我会迷路在古镇的哲学里,不如加个微信,把原图发我?
顺便......万一我找不到地方,还能有个在线客服。
” 苏沉看着她笑得像个小狐狸的脸,沉默两秒,对着二维码扫了一下,一边操作手机,
一边用他那平稳的语调说:“在线客服,工作时间看心情。” 袁夏手机震动了一下,
聊天框里果然收到了那张原图。 晚上,袁夏盘腿坐在床上,敷上面膜,
打开微信照例和闺蜜汇报日常。
她竹筒倒豆般把今天和苏沉去吃“神仙豆花”和那张“抽象派美食地图”讲了个遍。
“你竟然主动和见了两面的帅哥要微信?这不像你啊!
”“之前地铁上管你要微信的那个男生,你被他吓得提前两站就下车了,怂得很,
怎么现在胆这么肥了?”闺蜜惊讶得连发两条语音。 “情况不一样,我是想要那张地图。
”袁夏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。 “得了吧你!我还不知道你,你就是颜控!
我就说你从学生的时候起谈的对象个个都颜值堪比偶像剧男主,你就是专挑帅哥下手!
这次这个木雕师颜值肯定也在线是不是?” 专挑帅的下手......吗?
她好像确实没法反驳,不是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帅界哥吗? 在接下来的几天,
袁夏仿佛被充满电,一改前几日的颓废。她跟着苏沉那张“抽象地图”,
穿梭在古镇的小巷里。她不仅品尝,也举起了手机,
她用vlog记录下阿婆将艾草汁揉进糯米团时小臂稳健的弧度,
记录下老师傅用古法吊烧酱油时升腾的蒸汽,
也记录下自己品尝第一口时被美食击中的真实表情。晚上回民宿就剪辑视频,
她避开了专业的解说,而是用细腻的镜头和真诚的旁白,讲述每道食物背后的小故事,
她给系列视频取名为《探寻古镇美食地图》。 在古镇探索美食的这几天,
袁夏的微信对话框里,和苏沉的聊天记录开始奇妙地增长。她不像在汇报,
像是一种下意识地分享,像一只外出探险的“旅行青蛙”,
不定时地给它的“留守”主人发回一张明信片。 有时,
是她在某家店拍的一碗色泽诱人的甜粥照片发过去。 袁夏:图片这个!
比主街那家甜得清新多了! 苏沉可能过很久才回,
言简意赅: 苏沉:他们家用的是本地土冰糖. 有时是她站在岔路口一脸迷茫。
袁夏:图片地图上标着老槐树右转,可这里有三颗老槐树???我该右转到哪里去?
丁香猫
纯牛油锅底
人间白首
奶油慕斯
桃汁幺幺
裁三寸月光
狂想先生
涵卿
大六
丰年